穹顶之下 治霾同时应治“烟”害
2015-03-03新京报健康生活
“无烟两会”倡议书
中国进入两会时间。
穹顶之下,如何治霾,保公众健康,将成为今年两会上下举国关注的议题。
然而,穹顶之下不止雾霾 还有“烟”害!
与看得见的“雾霾天”相比,并不引人注意的烟霾,能在小空间内,令PM2.5浓度快速飙升,直接危害人体健康。
世界卫生组织确认,吸烟及“二手烟”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;同时,烟霾还能导致其他多种肿瘤、前列腺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,以及早衰、婴儿畸形...
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,中国烟民超过3亿,“二手烟”民约7.4亿;每年,14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,另有10万无辜者因吸“二手烟”致命!
幸,控烟已成为世界共识!
2006年,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,中国作为缔约国,履行世界卫生组织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,承诺立法在公共场所禁烟,控制烟草流行;
2013年12月,中办、国办联合发文要求“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”;
到2014年底,全国已有16城市为公共场所禁烟立法;
今年6月1日,《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》将全面实施,明确室内公共场所、工作场所、公共交通工具内以及人员密集的室外公共区域禁止吸烟。
“无烟北京”倒计时90天!
作为在北京召开的举国盛会——“无烟两会”连续提了六年,今年能否实现?!
新京报联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、中国控烟协会、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、北京控烟协会共同向5000余位两会代表、委员发出倡议——
1、2015年全国 “两会”期间,不要在一切会议场所、工作场所和其他所有室内场所(包括驻地宾馆及房间内)吸烟。
2、不用公款买烟,送烟;不敬烟,并主动劝止他人在公共场所吸烟;拒绝任何形式的烟草礼物或赞助。
希望人民大会堂东门前代表、委员聚集吸烟的形象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!
希望两会代表、委员房间内撤掉烟灰缸,关闭室外吸烟区!
相信两会代表、委员们能为“无烟北京”率先垂范!
2016年,“无烟北京”欢迎你们!
关注新京报无烟两会报道,请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