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卫计委发布《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施行5个月以来的进展情况。网吧、KTV、写字楼依然是控烟工作的难点。据北京市卫计委委员高小俊表示,《条例》实施5个月来,从监督执法情况来看,发现不合格单位4846户次,责令整改4782户次,有217家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被行政处罚;执法人员劝阻违法吸烟1979人次,有598人被处罚。(11月26日《京华时报》)
以前,在候车厅、公车上、商场里、饭店中、办公室内等众多公共场所时常会看到“云雾缭绕”的“仙境”,而饭桌上的烟酒更是必不可少的“佳肴”。烟可谓是人们交际圈的“益友”,甚至吸烟已成了社会常态。
自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以来,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少了,也有了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。但随着生活、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都市欲望、精神欲望等的不断攀升,烟民不减反增。
资料显示,截至2014年5月,我国吸烟人数就已超过3亿,7.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。72.9%的初中学生在家、室内公共场所、室外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烟。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136.6万,超过因艾滋病、结核、疟疾和伤害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。
可见,在这个社会里,烟好像已成为了社会问题的“宠儿”,我们的生活缺少太多的“无烟空间”了。
而北京卫计委开展的控烟检查行动中,检查党政机关429家,责令整改114家,处罚1家,其力度之大给全国各地树立了榜样标杆。
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、严控“三公消费”的政策环境下,党政机关应该全面禁烟,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做出表率,积极发挥“一把手”作用,严禁高档香烟消费,认真负责本单位控烟工作,让控烟行动在某些人身上“起到作用”,办公室里不再出现“烟雾弥漫”,让公职人员成为带头控烟主导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