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省对全民控烟做了大量的工作。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。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,努力创建无烟环境,推进全省无烟环境执法工作;深入开展全省创建无烟卫生计生系统工作,到2014年底,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现了无烟医疗机构;加强控烟宣传教育,创新烟草控制大众传播的形式和内容,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;开展戒烟咨询热线和戒烟门诊等服务,提高戒烟干预能力。
在2014年全国创建无烟卫生计生系统暗访评估情况通报中,我省在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中名列第21位,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自2013年以来创建无烟系统进步最快的五个省份之一。
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学习、开展活动、义诊、宣传栏等多种形式,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,提高群众的控烟知识,培养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,增强自我保健,主动参与到戒烟控烟的活动中来;各机构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,及时兑现奖罚制度,确保控烟实效;各单位努力创建无烟卫生计生机构和文明单位……
记者在采访中也得知,近些年来,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已经有显著提高,高文化教育水平人群的吸烟率明显下降,公共场所禁烟有较大进展,但距离全民控烟推行尚远。
西宁市爱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《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》实施以来,控烟执法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,各执法监管部门对控烟执法案件的处置持非常谨慎的态度,劝导多、处罚少;控烟执法工作存在着畏难情绪,缺乏更加主动开展控烟执法工作的责任意识,执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,举报难、劝阻难、执法难等现象普遍存在。酒店餐厅、娱乐休闲、茶楼酒吧等人员密集,限制吸烟场所仍然是整治的“难点”和“重点”。同时,有些单位对控烟工作重视不够,对本单位、本行业内的吸烟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不能有效开展执法活动;仍然有一定数量的群众对公共场所控烟不了解、不理解、甚至不配合,控烟工作离预期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,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并没有完善建立。
我省的戒烟服务也正面临尴尬,其中最典型的表现,莫过于戒烟门诊的就诊率长期处于低现状。 省健康教育所12320 戒烟服务热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,12320 戒烟服务热线通过招募志愿者,加大控烟宣传力度,扩大戒烟人群范围。可报名的人多,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。大家都意识到吸烟的危害,在第一次戒烟干预提醒中,基本都能坚持下来,可是在再次干预时,绝大多数都表示坚持不下来,复吸了。
每年的“世界无烟日”,全省有关部门、单位都积极组织开展禁烟、控烟,以及相关宣传活动。然而,仅靠一日无烟,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烟草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。
从思想意识看禁烟,它涉及到烟民生活陋习的改变;从制度层面看,禁烟缺乏刚性法律的有效支撑;从监管层面看,目前还缺乏能够真正独立履行禁烟监管责任的组织机构……控烟能否达到“长效”,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和耐性。
对此,我省控烟部门正在加紧酝酿———
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,改进监督执法方式,对禁烟不力的部门单位和经营场所经营者、管理者不履行职责的要全面下发行政警告(整改)处罚决定书,对已下达行政警告(整改)处罚决定书并要求限期整改而整改不到位的,全部依法给予行政罚款处罚;
开展限制吸烟场所(餐饮、娱乐、宾馆等)专项联合执法,着力解决酒店餐厅、娱乐休闲、茶楼酒吧、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的难点、重点场所存在的控烟难题;
加大对违反《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》个人行为的教育劝导和惩戒力度,对公共场所经营者和查有反复违规吸烟、不听劝导行为的个人,予以接受控烟教育甚至立案处罚;
对公众投诉的场所必须下达警告通知书,并做好复查工作,对整改不力的要进行罚款处罚;
督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《西宁市控制吸烟条例》,不断降低公共场所吸烟率,大力开展创建无烟社区、单位、楼院、场所活动;
……
控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唯有将控烟提高到政府层面的高度,制定出明确的控烟目标和制度,才能真正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烟雾缭绕的洁净环境。